在线客服
服务投诉电话:0755-29469758
请稍候...
当前位置:深圳市中广芯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的芯源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新闻资讯
行业资讯
英特尔/台积电/三星谁握有最佳半导体制程技术?
来源: 未知 发布时间: 2016-03-30 浏览次数:101

究竟谁握有最佳的半导体制程技术?业界分析师们的看法莫衷一是。但有鉴于主题本身的复杂度以及芯片制造商本身传递的讯息不明确,就不难瞭解为什么分析师的看法如此分歧了。

市场研究机构Linley Group首席分析师Linley Gwennap表示,英特尔(Intel)将在10nm制程优于台积电(TSMC)与三星(Samsung),就像在14nm时一样。VLSI Research执行长G. Dan Hutcheson认为,台积电即将量产的10nm制程将大幅超越英特尔的14nm节点,而且台积电正以较英特尔更快的速度超前进展。此外,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ies (IBS)创办人兼执行长Handel Jones则指出,英特尔与台积电的10nm制程技术性能旗鼓相当。

但各方均同意,有多种变数决定了元件如何制造,对于不同类型芯片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分析师们也把责任归咎于行销部门,认为他们经常是让情况变得更加模糊,而非厘清现实。

“事实上,没有一种衡量方式能够决定一项技术的性能、功耗与电晶体密度,”Jones说,“金属层M1间距十分重要,但局部互连也会影响到布线的闸极密度与性能;闸极间距对于闸极密度相当重要,但鳍片高度也明显影响性能。”

“互连延迟正成为重大的挑战,尤其是在10nm时有80%的性能都取决于互连延迟的影响,”他补充说。

从Linley Group的衡量指标来看,英特尔比台积电和三星更具优势(来源:Linley Group)

FinFET的高度与线宽可作为衡量技术节点与芯片制造商实力的良好指标。Hutcheson认同这一观点,他并表示,SRAM的单元尺寸也值得考虑。

但是,“我认为技术进展的终极衡量标准在于随着每一技术节点倍增密度的能力,”Hutcheson说,“英特尔至今在每一节点都是这么做的。”

也就是说,台积电在10nm达到的M1金属层间距已“完整微缩(?70%),领先英特尔的14nm,”Hutcheson强调,英特尔持续14nm节点已经2年了。

随着近期披露10nm与7nm计划,“台积电不仅证明拥有扳回胜局的魔力,同时还踩着比任何人更快的进展步调,”他补充说。

同时,尽管在今年1月,一些业界还不那么看好其16/14 nm节点,但台积电目前的16nm节点“在相同的时间架构下,已经在营收与良率方面双双超越了28nm,”他强调。

节点性能与名称无关?

Gwennap表示,技术节点的传统衡量标准是电晶体尺寸,亦即所测得的最小闸极长度。然而,归功于市场行销的努力,如今的节点名称不再与闸极测量结果吻合了,“但其差距也不算太大——英特尔14nm制程的闸极长度约相当于三星(Samsung)的20nm。”

不过,Gwennap说,台积电和三星目前“在速度与密度方面都远落后英特尔的14nm制程,”以此来看,他认为三星的节点更适合称为17nm,台积电则为19nm。“预计在10nm时的情况类似。。。三星与台积电将在速度与密度方面落后英特尔约半节点。”

然而,光是最小闸极长度并不足以决定一切,Chipworks资深研究员兼技术分析师Andy Wei表示,“定调一项技术是否最优高度取决于与面积微缩有关的制程成本。可归结为比较布线单元级的技术能力,以及达到该密度所需的成 本,Chipworks正是以此作为基准”。

Linley Group认为,三星可望最先推出10nm制程,但英特尔的表现会更优(来源:Linley Group)

自从德州仪器(TI)为了如何衡量闸极长度而战,制程节点的命名之争已经延续25年了。Hutcheson说,TI采用有效闸极长度,而矽谷芯片制造商则以更大的闸极长度作为指标。

在1990年代,当线宽微缩至纳米级时,“新的论据认为闸极长度不再适用,因为蚀刻削薄而使M1金属级间距成为更适合的标准——不过当时却仍由闸极长度决定性能。”

其后,台积电宣称其40nm制程比英特尔使用的45nm节点更好,但除了“更好”似乎也没提出任何指标,Hutcheson指出,“从那时起,就一直有点像 是各说话一样。例如,Globalfoundries的32nm和28nm之间真正的差异是32nm是SOI制程,28nm则是bulk制程。”

台积电已经明确表示其16nm制程采用20nm的后段制程技术——FinFET电晶体层叠于顶部。在最近于圣荷西举行的会议,台积电表示,其7nm节点将会 较其10nm制程密度更高1.63倍,Chipworks的Wei说,“这表示2种尺寸微缩0.7倍的性能提高还不到2倍,而节点名称则微缩至0.7 倍。”

“市场行销元素强烈影响节点的命名,着眼于顶部层级,但设计工程师知道他们所选择的技术优点,”Jones表示。毕竟,“只要制程技术快速、低功耗且低成本,那么怎么称呼都不重要。”

返回

代理品牌
中广芯源-专业国产电源ic|大电流升压IC|同步整流IC|大功率降压芯片|马达驱动|以太网控制器|存储器|ESD抑制器|红外传感器|自恢复保险丝|压敏电阻|音频放大|霍尔开关|USB检测芯片|碳化硅二极管|编码器|时钟振荡器|光电器件|IGBT|单片机|法拉电容|模拟开关|快充方案|功放芯片|肖特基|场效应管|锂电充电芯片|LED驱动IC|触摸芯片|集成电路全供应链服务商! Copyright @ 2014-2020 本站技术文章和产品资讯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和转载,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深圳市中广芯源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旗下网站:国芯网粤ICP 申请中